首页标题    船司服务介绍    新晋船公司 CULines 美线服务介绍

新晋船公司 CULines 美线服务介绍

本文由飞点跨境供应链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谢绝转载!

 

中联航运是第二家提供中美、中欧定期服务的中国航运公司,美线服务最近展现出的稳定时效使中联航运被许多卖家所熟知。

在美国进口量回落、美西码头情况好转的背景下,中联航运于今年5月宣布推出跨太平洋航线 TP(Trans-Pacific)2.0 版本,其中包括 2 条精品航线:TPC和TPX

由于 TPC 的升级已有一段时间,航线服务稳定;TPX 的升级时间较短,相关资料和数据较少,小飞会把介绍重点放在 TPC 航线上。

 

 

TPC:华南-美西航线

 

船期

 

TPC 固定每周一班船,每周四靠盐田港 ,每周日靠洛杉矶 TraPac 码头。目前该航线由 7 艘 4250 TEU 的船舶“仁建RJ”运营,未来将升级为 7000TEU 船型。

 

 

TPC 航线初运营时正当美西港口拥堵,运输时效表现不错;去年年底表现失准;今年元旦直至现在的运输时间一直在改善,目前盐田-洛杉矶平均船期为17天。出彩的时效不仅得益于美西进口量的放缓,拥有 TraPac 专用泊位更是有力的助推器。

 

中联航运公布的数据

 

挂靠码头

 

TPC 在洛杉矶挂靠 TraPac 码头,关于 TraPac,小飞在 EXX 航线的推文里介绍过。它是一个自动化码头,出现 closed area 的概率极小。中联于今年五月份启动与 TraPac 的长期协议,获得专用的泊位,在挂靠速度方面占据非常大的优势。

船到洛杉矶后当天或隔天就能靠泊并卸船,直靠率高。卸船后快的话当天就可提柜,慢的要到第3天,开船-可提时间的综合时效为 17-20 天。目前 TraPac 闸口每天都有开放,司机在周末也能提柜。

 

ATA :船舶实际到港时间   ATB:船舶实际靠泊时间  

直靠:船舶直接靠码头,不需要在锚地等待

 

 

以上介绍的 TPC 优势,总结起来就是“三”定。

 

 

 

关于外堆场提柜

 

TPC 的提柜模式跟美森类似,都是在外堆场(Off Dock CY)提柜,什么是外堆场呢?

 

 

外堆场与 closed area 一样,是在码头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诞生的。去年美国的进口潮使码头堆场不堪重负,船公司和码头想到可以在港口外设置外堆场来堆放空、重柜。货柜卸下船后,中联安排货柜拖到外堆场,放于车架(on wheel)上,司机只需要开个拖头就能提柜,不用再寻找底盘,也不用预约,避免在码头内遇到堵塞。这样做能提升提柜灵活性,大大缩短司机送仓的时间,无缝衔接时效。

中联采取的 on wheel 是外堆场操作的模式之一,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有充足的车架

 

 

如果车架不足且场地有限怎么办呢?那就要用另外一种模式:地堆(ground),货柜堆放方式与码头内一样,堆码层数高,能充分利用空间,但翻箱率(Yard Re-stowage Rate)会随之变高。外堆场没有起重机设备,一般只有正面吊(Reach Stacker,RS),作业效率没起重机那么高,会拖慢提柜速度。

 

翻箱:所要提的货柜压在其他柜子下面,需要先把上面的柜子移开,才能提到目标货柜

 

起重机

 

正面吊

 

 

什么是PP、FF服务

 

接下来来说说 TPC 在 TraPac 的增值服务,主要有PP(Peel Pile)码头直提、FF(Free Flow)外堆场快提。

 

 

PP和FF是同一个意思,是一种快速的提柜方式(还有两种不同的叫法:Peel-off/Flow Stacks),适用于货量有一定规模的客户。讲解 PP/FF 之前我们先介绍最常见的提柜流程:卸船后货柜会被放在进口重箱区,在进口量很大时为提高箱区的利用率,码头会将进口箱混堆,即进口重箱不分船名、航次,将其随机卸至码头的进口箱区各块。这样做会导致司机提柜时翻箱率变高,同时使得周转时间变长,无效作业增加。

 

Peel Pile在 2015 年首次被提出,一开始适用于大型 BCO(受益货主,如亚马逊、沃尔玛等),它可以解决上述供应链瓶颈问题。TPC 的 PP 码头直提服务要求 BCO 单航次的柜量需要达到 100 个,而且这些货柜都是去往同一个仓库。当 TPC 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时,这些集装箱会被单独堆放在一起,然后 BCO 再安排大量的卡车和司机前往码头提柜。

 

堆场工作人员会把箱区各块最上面或最外面的货柜依次给司机提走,摆脱繁琐的翻箱。这些货柜去的都是同一个目的地,司机也不需要指定箱号,这种操作方式如 Peel Pile 的中文译名“剥皮”,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“剥”开,由于整个流程快速畅行,帮助司机避免不可预测的等待时间,所以也叫“free flow”。不需要起重机,只要有一台正面吊或者集装箱叉车就能操作,对码头来说也能大大提高效率,Peel Pile 的提出不失为一个壮举。

 

不仅中联航运的码头直提服务有柜量要求,其他有该服务的船公司和码头都有最低货量要求,否则箱区的利用率会很低。外堆场快提要求的柜量是20,现在有平台可以协调所有的信息安排卡车调度,中小型 BCO 也可以享受到这种便捷模式。

 

 

TPX:华东-美西航线

 

华东 TPX 航线是周班固定码头的定期航线,由中联航运和上海锦江航运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联营合作。TPX 航线的开通时间早于 TPC 航线,华东是美线的最大货源,很多新船公司也是从上海和宁波开始布局的。

 

TPX 由 5 艘 1700-4400 TEU集装箱船运营,未来船舶也会调整为较大船型,上海-洛杉矶的船期在 15-17 天左右。目前从华东/华南到美西最快的船还是美森,10-12天,其他快船船期大都在 15-18 天。

 

TPX 此次升级以补充适当运力为主,并借鉴 TPC 的升级经验,优化美国目的港服务,中联航运于今年 7 月和洛杉矶 YTI (Yusen Terminals)码头签署长期码头协议。TPX 升级后首航时间是 8 月底,未来该航线服务稳定后小飞再来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
 

 

结语

 

去年美国进口量暴涨,高昂的利润驱动许多新进入者挤破头跑美国,各大联盟和老牌船公司在美线市场份额中一直独占鳌头,像中联这样的新船东想要在中美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十分不易的。

新船公司不同于其他与码头签了协议的老玩家,没有自己的码头或专属泊位,面临着漫长的等待时间;运营的船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同时每天也要消耗大量费用。经过去年塞港的毒打和今年天价盛宴的落幕,很多靠高成本运营的新玩家只能退出游戏,美线市场重新洗牌,存活下来的新晋船公司增强了继续经营跨太平洋航线的信心,并升级了服务,包括保证舱位、拥有泊位优先权、延伸港后服务、铸造自己的特色服务解决客户痛点等,执着于在每个环节的“精耕细作”是抗衡老牌船公司的持久之计。

 

从船期的稳定性、靠泊时间、货柜可提时间、提柜的灵活性来看,中联航运的精品航线拥有快船所具备的特征,可以看出中联航运的细心打磨,充分整合船舶、码头、外堆场、车架等一整个链条的资源。时效甚至可以媲美 OA 联盟的华南快船服务,给华南地区的客户提供了另一个快速到美西的选择。

 

由于自己开发直客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较多,一般新晋集装箱班轮公司货源主要是靠货代。作为美线新秀的中联已经获得了亚马逊的长期合约支持,不仅与大型 BCO客户签年度长约,更是受电商卖家的青睐。

 

截止2022年6月中联航运在美线新船东中排名第一

 

在小飞写完这篇推文的时候,JOC 发布了有关洛杉矶罢工的报道,刚改善的码头可能又会迎来新的拥堵,TPC 时效在今年旺季会不会继续保持稳定呢,我们拭目以待。

 

本文由飞点跨境供应链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谢绝转载!